专业人士:竹棚经过防火处理 并非导致火灾的根本原因
澎湃新闻,2025-11-27 12:56:27
香港大埔屋邨宏福苑火灾目前已造成44人遇难,45人受伤。
11月27日,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会见传媒时表示,消防人员在大埔宏福苑火警的灭火和救援过程中,发现大厦外墙的保护网等,着火后的蔓延程度较合规格物料快和猛烈,警方和消防处已组成联合队伍,并会循刑事方向调查。
![]()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此次火灾会循刑事方向调查(图/资料图)
邓炳强提到,消防人员在行动期间,发现宏福苑大厦外墙的保护网、保护幕,以至防水帆布和塑胶布,着火后的蔓延程度远较合规格物料猛烈,而且蔓延速度快,当局认为情况不寻常。此外,当局也在没有受波及的屋苑大厦,发现有玻璃窗被贴上发泡胶板,而这些发泡胶板遇热时很容易令火势蔓延,邓炳强也认为这点并不寻常。
一位经营建筑科技公司的香港建筑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此次火灾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是多重因素叠加的。一般来说,竹棚本身经过防火处理,并非导致火灾的根本原因。需要调查的是,在施工区域内是否存在非法用火等明火源,以及现场使用的材料(如塑料、发泡胶、防尘网等)是否符合防火标准,且建筑外墙的防火材料是否达标。此次施工期间,现场未及时清理一些易燃物,加上事发时香港风力强劲,加速了火势的蔓延。
![]()
11月26日拍摄的火灾救援现场(图/新华社)
据港媒报道,事发时,居民反映起火的楼栋警钟并没有响起。上述专业人士分析,老旧建筑在施工期间,原有的消防警报系统可能因断电或更新而处于未激活状态,导致火灾初期未能有效报警。
在此次遭遇火灾的大埔宏福苑维修工程中,所使用的竹棚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为何香港的建筑维修工程如此普遍地采用竹棚?据上述专业人士解释,这背后有多重现实因素支撑。
首先,竹棚在香港拥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其搭建技术已相当成熟,且表面通常会涂有防火涂层,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其次,竹材本身具有耐用、可重复使用、运输便捷等优点。更重要的是,与钢架相比,竹材重量轻、灵活性高,在香港这样空间狭窄、运输条件受限的高密度都市中,能够通过电梯轻松运送至高层,并适应不同结构的建筑立面进行搭建,尤其适合中小型工程和高层住宅的局部维护。此外,若综合考量材料、安装、时间及储存等各项成本,竹棚在经济性方面仍具明显优势,因而成为香港建筑维修领域中一种常见且实用的选择。
![]()
竹脚手架被指重量轻、便宜、易回收、易销毁等(资料图/牛弹琴公号)
根据警方目前已公布的信息,此次宏福苑火灾暴露出维修工程中存在多项安全隐患。上述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施工现场存在明显的管理疏漏,包括对易燃材料的管理不善、工程公司监管不力等。更复杂的是,工程是在楼内仍有住户居住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边施工、边居住”的状态本身便构成高风险——住户可能因施工影响而关闭门窗,形成不利于火灾预警与逃生的密闭环境。此外,在维修过渡期,旧的消防系统可能已停用,而新系统尚未完全启用,导致消防警报系统存在失效的“真空期”。
面对老旧高楼维修这一普遍的城市治理难题,该专业人士提出了五方面建议:一是,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及建筑安全规范,确保防火材料的应用和施工流程符合标准。二是,强化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培训。同时,也需对住户进行安全提醒和教育。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在重大维修期间将住户暂时迁出,或制定分时段、分区域的施工和疏散方案,并加强巡查。四是,探索和应用新型消防技术,例如利用无人机等设备辅助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和监控。五是,在维修期间,必须确保有备用方案(如后备电源)来维持消防警报系统的24小时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