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高市主动塑造民意 高估了特朗普对抗中国的决心

观察者网,2025-11-27 08:42:03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翻译/观察者网 唐晓甫】

2025年10月21日就任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始终将自己视为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门生与忠实追随者。而在许多日本政治观察者看来,后者是21世纪日本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人物。

多年来,作为安倍麾下备受器重的政治传人,高市早苗曾在安倍内阁中担任总务大臣等多个重要职务。这份深厚的政治履历,令许多分析人士预期,她在执政后将竭力延续安倍独具一格的外交风格,并继承他对新兴世界秩序的敏锐战略眼光。

毫无疑问,把安倍首相说成“天使”并不恰当。相反,他是一位坚定的日本右翼民族主义者,一直试图修改日本宪法第九条的解释,以使日本能大幅提升其军事力量投射能力。他对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犯战争罪行等问题上的观点,遭到包括日本在内许多国家学者和政治家的尖锐批评。

与此同时,安倍晋三并非顽固的冷战斗士。他对未来有一定规划,并努力尝试过向日本长期以来的对手,如中国和俄罗斯伸出橄榄枝,以减轻历史遗留问题的沉重负担,并探索未来互利共赢的机遇。他非常清楚,如果不解决日本周边最邻近地区的问题,日本既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稳定,更谈不上持续的繁荣。

例如,他高度重视中日韩三方峰会,并于2015年、2018年和2019年亲自出席了三次峰会。在安倍近八年的执政期间,日中关系从极度负面转向正常化,两国领导人之间也加强了高层交流,例如举行峰会和电话会谈。残存的分歧并未阻碍两国在许多重要领域的合作。在寻求解决俄日领土争端、推动与莫斯科缔结和平条约的过程中,安倍也最大限度地展示了政治灵活性。


2018年10月25日,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访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正式访华。央视新闻

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或许在许多具体问题上与安倍存在分歧,但两位领导人无疑都将其视为合作伙伴。对于任何一位日本领导人来说,要与安倍比肩都极为困难,以他为榜样则是理所当然。

高市早苗出任日本首相至今仅一个多月,现在就对她的外交抱负,甚至外交风格做出任何定论,既为时尚早,也有失公允。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自安倍时代以来,世界体系已显著恶化。武装冲突增多,全球化进程放缓甚至可能出现逆转,国际军控机制几近瓦解,核扩散威胁不断上升等。2021年至2025年间,日本经济增长非常缓慢,年增长率普遍低于1%,这反映了日本经济复苏受制于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和结构性限制。

人们常说,困厄之世常常造就伟大领导人,所以不少人原本期待高市早苗作为安倍晋三的忠实追随者,会展现出与之类似的政治意志、个人担当和战略远见,推动重启东京与北京及莫斯科的关系;同时,她的内阁会在东亚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全新的、具有包容性和创意的提议。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从东京看到任何新的思路。新首相似乎只继承了安倍政治性格中保守、民族主义的一面,却没有继承他大胆的远见和政治想象力。这种对安倍遗产的选择性继承,可能会让日本的外交与防务政策重新滑向旧式冷战模式:不仅无法构建一个更安全、更稳定的亚太地区,而且也让日本自身和周边国家面临新的安全和发展风险与挑战。

尽管中日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在高市就任首相仅十天后的APEC庆州峰会上便已举行,但日方并未抓住这一机会尝试重启中日关系。相反,一周后,高市在日本国会众议院表示,“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从而赋予日本以所谓“集体自卫权”名义采取军事行动的正当性。

这种表态无疑会在北京引起轩然大波,并被中国解读为对日本政府长期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的蓄意挑衅。在如此关键的时间节点,真的有必要如此明目张胆地激怒中国吗?

随后,高市又表示正在计划探讨修订当前“无核三原则”——即“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的可能性。高市如今主张对这三项原则作出调整,是因为她认为禁止在日本部署核武器会削弱美国的威慑和防御能力,而美国的威慑和防御能力对日本的安全至关重要。


高市早苗讲话画面。

再次,这一表态在国际层面的反响完全可以预见。日本首相为何在这个可能引发国内外政治后果的敏感问题上,急于打开这只“潘多拉的盒子”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应当从这位日本领导人最近的从政经历中去找寻。安倍晋三辞职后,她在岸田文雄内阁担任阁僚职务,而正是这段时期,日本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向。日本对2013年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制定于安倍时期)及相关作战文件进行了大幅修订。

根据计划,2023年至2028年间,东京计划将国防开支将翻一番,这将使日本的国防预算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调整意味着日本的战略重心从过去强调“专守防卫”转向获得包括战略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在内的、更为强大的现代化进攻性武器系统。新文件中直接将俄罗斯和朝鲜列为“安全威胁”,而将中国称为强大的“安全挑战”。

与其说更认同安倍晋三的遗产,不如说这位新首相似乎更深受岸田文雄时期路线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由日本首位女性首相主持该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一轮的国防建设,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东京将如何为这套前所未有的防务态势筹措资金,仍有待观察。对于一个国家债务规模已达GDP 240%、在发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的日本而言,五年内投入41万亿日元(约3180亿美元)的军费绝非“小钱”。很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加税,也几乎不可能为自民党的国内支持率带来提振。

然而,即便假设日本安全政策的“革命”在高市早苗或其潜在继任者的领导下取得成功,围绕日本持续押注美国的问题,仍存在诸多正当疑问。



2022年12月,岸田内阁通过新版安保三文件;在其任内,日本与北约之间的合作互动越来越密集。路透社

首先,“坚如磐石”的美国安全承诺本身就存在明显不确定性。拜登政府对日本安全做出了全面承诺,但特朗普却将美国对盟友的安全援助视为一种“付费服务”而非长期合作的稳固基础。此外,美国社会内部裂痕深重,很难指望这样一个分裂的社会能够长期奉行前后一致的对外政策。

另外,高市早苗女士可能高估了美国持续对抗中国的决心。特朗普总统在诸多领域对中国的政策发表了很多强硬言论,但无论是贸易问题还是地缘政治分歧,他从未彻底排除未来与中国妥协的可能。

显然,他仍在寻求与中国达成一项“协议”,以便回国后将其作为又一项重大的个人外交政策胜利来宣传。值得注意的是,11月24日,特朗普与习近平进行了电话通话,这位美国领导人随后在Truth Social网站上发帖称通话“非常好”。

即便无法达成战略性解决方案,华盛顿与北京似乎也有望找到一条道路,让中美能在持续对抗中至少达成某种稳定的“停火”状态。这无疑会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也有助于特朗普扭转其在国内支持率不断下滑的态势。

如果特朗普当前的政策走向的确如此,那么高市试图在对华立场上表现得“比教宗还更天主教”的做法,很可能就显得并不合时宜。即便对白宫而言,东京对北京采取如此毫不妥协的态度,也可能在某个时间点从政治资产转变为政治负债。


高市早苗挽着特朗普走下台阶。特朗普社交媒体账号

最后,从日本国家利益来看,高市真的有必要去推动在全球政治中构建一种新的、僵硬的两极格局吗?许多其他主要大国,如印度、巴西、土耳其、印尼、沙特阿拉伯、埃及等,都试图利用当前国际形势的重大转折,来彰显其在世界事务中的独立性,或至少是较高程度的自主性。

上述的每一个国家,都可能与中国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能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有所保留,但它们并未准备对国际体系采取僵硬的非黑即白立场。换言之,它们都在努力展望未来。

而高市领导下的日本,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和地区环境中,却似乎一味回望过去,试图通过回到与美国之间那种旧式冷战的关系,来推进其外交战略。这种做法或许能为日本带来一些战术层面的收益,但从长远来看,必将招致战略上的损失。

当然,也有人会辩称,高市必须顺应日本公众对中国以负面为主的态度。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调,只有13%的日本人对中国持正面看法,而多达86%的人持负面看法,这在某种意义上使日本成为全世界对中国最不友好的国家。然而,正如安倍晋三的政治生涯所揭示的那样,平庸领导人与真正伟大领导人之间的主要差别之一在于,前者只是追随当下民意,而后者则主动塑造民意。

高市早苗无疑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她年轻时就以演奏架子鼓和钢琴而闻名。高市首相上任之初,似乎只回想起了如何敲(战)鼓,而如今正是她重新忆起并弹奏自己钢琴课上所学乐曲的时候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