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持续盈利的实践启示:内容精品化、托举新生

贝壳财经,2025-11-26 23:07:04

行业一直关心优酷被带有电商基因的互联网巨头收编后会如何做内容。而经历多位阿里系管理层之间的交接、磨合,优酷背后的虎鲸文娱交出了连续三个季度盈利的财报数据,并给出与电商“人货场”思维相似的打法。

11月25日,在阿里巴巴集团2026财年二季度财报业绩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指出,虎鲸文娱已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从2018年巨亏百亿到如今持续盈利,优酷这一核心业务引擎逐渐扛起了大旗,如今也终于开启了“健康发展”。据了解,虎鲸文娱持续盈利主要由优酷经营效率提升实现盈利所带动,优酷内容精品化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平台进入健康发展轨道。言外之意,虎鲸文娱实现三个季度连续盈利也意味着优酷实现了三个季度连续盈利。

“文娱行业要当下懂创变,未来敢相信。”就在财报发布的当天,虎鲸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樊路远在一场公司内部的活动上,分享了对文娱行业未来的看法,这段话随后也被搬到小红书上引发不少从业者的共鸣。而在行业迎来周期性洗牌阶段,虎鲸文娱坚定修炼内功。这一路径对优酷而言则表现为:在内容侧持续发力自制;在运营侧坚持精细化运营,立志挖掘用户人群背后的细分价值。长期来看,优酷还将投入“编导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AI等前沿科技研发等回报周期长的项目,陪伴行业走出下一个增长新叙事。

坚定内容精品化,持续发力自制

在2018年底,阿里大文娱(现虎鲸文娱)所处的是版权鏖战后亏损上百亿元的局面。如今在视频内容这一“货物”上,优酷的判断是平台已经从版权剧采买进入到定制剧、自制剧阶段,要尽可能实现内容供给链条全环节的可控。目前各长视频平台都采用了工作室制度,内容生产端由工作室提报、过会,最终立项。

目前优酷所在的虎鲸文娱大约手握20家工作室,并且于今年发布的、涵盖200多部作品的秋集片单中,《十万狂花入梦来》《悬案》《我们生活在南京》《翘楚》等多部作品均为自制项目。



这些把控并不只是代表平台对资金流向的监测,也反映出平台的内容“嗅觉”。优酷内部认为,要做内容生意,只看项目评级等KPI(关键绩效指标)是不够的。以电视剧为例,剧集的评级标准是变化的,要和市场、观众紧密结合。

“在注意力被分散的今天,一部S级剧集出来可能都会默默无名,只有像《藏海传》这样的S+大剧才能够打一打。”优酷相关负责人说。这些足以窥见优酷内容精品化战略的决心。

2023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启动“1+6+N”的组织结构调整,其中“1”是阿里,“6”是六大集团,阿里大文娱是其中之一。今年5月,阿里大文娱更名为虎鲸文娱。

面对集团近乎自负盈亏的要求,优酷采取经营责任制的理念,内部评估ROI(投资回报率)的标准是窄口径的,不只看项目带来的收入。这意味着优酷放弃粗放打法,寻求更精准的回报率。

2025年三季度,云合数据报告将14部剧集评为S+,其中优酷占了4部,包括《藏海传》《七根心简》《以法之名》《凡人修仙传》。其中,《以法之名》正片有效播放破10亿,《凡人修仙传》正片有效播放达9.4亿。而这是优酷本季度仅押注了15部国产长剧的结果。云合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优酷上新了15部国产长剧。

锚定用户价值,打精细化运营牌

把控好内容端后,优酷还要把握人,不同内容品类下的用户人群在消费侧的反应也不同。优酷选择从题材、品类等角度细分用户人群并做好匹配。“每个领域都需要精细化运营,唯有精打细算,才能降本增效。”优酷相关负责人说。

厂牌则成为优酷增强用户心智的重要举措。目前,优酷在剧集方面推出了“白夜剧场”“生花剧场”“合家欢剧场”等厂牌。“白夜剧场”主推悬疑题材,拥有《白夜追凶》这一优酷系悬疑代表作;“生花剧场”主要面向女性观众,旗下《墨雨云间》一度让优酷站上观众视觉中心;“合家欢剧场”则拥有大量经典剧集IP,为优酷培养用户忠诚度留下空间。

有了人和货,还需要构建消费场。在这一方面,优酷则发挥阿里的集团生态优势,延伸内容产品价值。

目前,优酷构建了曝光型、创意型、场景型、衍生型等广告产品矩阵。优酷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曝光型广告外,创意型广告和场景型广告售卖有显著提升,在衍生型合作上也表现亮眼,共创了文娱+淘宝闪购的长期营销IP“闪购剧场”。


另外在AI对广告业务回报清晰可见,以及阿里大模型能力加持下,优酷也推出了六大AIGC创新广告产品,为多元营销场景提效。

优酷数据显示,2026财年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凭借《藏海传》《以法之名》《无限超越班3》《这是我的西游》等内容表现,优酷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明显。其中,《藏海传》就以10余种创新广告形式为60余家品牌服务。

坚持人才、技术储备,陪行业一起度过“漫长岁月”

从2004年国内出现第一家在线视频网站起,互联网视频行业历经早年的用户、带宽争夺,再到版权鏖战,最后走向降本增效,迎来会员破亿、平台盈利时刻,如今又面临短剧等流量逻辑型产品的竞争。

行业玩家中有的选择出海、深耕线下,寻找新市场;有的选择积极融入现实,拥抱短内容、短节奏,甚至尽可能缩短从内容端到变现端的周期;还有的押注AI、虚拍等技术,坚持走工业化体系这一“未完之路”。

各平台变革方向既有共性,也有不同。而优酷在人才培养、新技术研发等需要长期投入的决心,也给行业提供了破局的参考,就像樊路远在多个重要场合所表示的,人才是推动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育体系对于企业、行业至关重要。

近日,虎鲸文娱推出“虎鲸超越班”,面向社会招聘全职演员,该计划也与其“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春苗编剧计划”构成“编导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虎鲸超越班’是在提前储备适应下一个周期的影视行业人才。”相关业务负责人曾表示,它的首要目标不是“造星”,而是让认真演戏的人不再被埋没,通过提供稳定收入与定制化培养路径,为青年演员铺设一条清晰的职业化的发展通道。

他强调,“虎鲸超越班”挑选演员的核心标准是“适配”。“公司会帮助学员建立对表演的信心,释放自己的能量,展现独特的个人特质。经过系统培训后,符合标准的学员‘随时准备着,有适配的角色就可以上’。”

“虎鲸超越班”是针对行业新人冒头难的问题,而行业还面临着顶尖创作者匮乏、行业老兵追不上技术迭代等问题。在樊路远看来,以AI为核心的前沿技术必将给影视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身处行业变局的影视人们,也必须要一手懂创作,一手懂技术。”

目前虎鲸文娱不仅具备豹款影视制作车、虚拟拍摄等技术工具,还同时大力投入影视⼤模型自研,覆盖“前期创意—中期拍摄—后期制作”全流程。

技术正重塑行业内容生产、人才培养逻辑,无论栽培新人,还是研发新技术,都是长期主义的坚持。一如今年以来,有关AI何时落地视频行业的讨论逐渐转向如何通过更多AI视频比赛等商业项目培育起行业生态。

文/韦英姿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