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4次道歉!百亿私募“大佬”20%亏损成“反思门槛”?

独角金融,2025-11-26 21:05:05



作者 | 郑理

来源 | 独角金融

作为成立超过10年的百亿私募机构,希瓦旗下产品创造了年化25%的传奇,同时也成了反复道歉的反思者。

11月22日,《上海证券报》从知情人士处提供的希瓦私募最新周报显示,该公司旗下多只基金陷入较大幅度的波动,单周下跌7%左右,从最高点累计回撤幅度约20%。这一业绩,大幅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

希瓦创始人,首席投资官,同时也是拥有近百万雪球粉丝的私募大V,梁宏坦诚致歉“这波回撤重创投资人信心,深表歉意”,并罕见披露了操作失误的核心细节。

而市场对此并不意外。2022年以来,梁宏管理的产品因业绩承压而道歉或反思事件总计4次,每次道歉是否有用,又能否会降低投资者赎回的动作?

1

重仓创新药、硬件龙头、稳定币,

总净值回撤20%“大佬”道歉

对于部分产品净值自高点以来的累计回撤幅度超20%,梁宏将主要原因归纳为三点:

一是重仓持有的创新药标的股价出现下跌,而在高位时没有根据价值兑现大部分仓位,卖出决策不够果断,导致后续卖出价格不佳。具体来看,9月22日-9月26日的一周时间,该重仓股出现了4%的回撤。

根据多家自媒体推测,创新药标的可能是博瑞医药。他曾经重仓获利180%,高位兑现部分仓位后,剩余仓位期待公司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业授权合作)业务,却遭遇黑天鹅。

二是第一重仓的硬件龙头公司近期陷入调整,股价跌幅超37%,而在高位估值仍合理的阶段不应继续维持过高仓位;

三是前几个月重仓了新股美股稳定币板块,彼时该股市值300亿美元,经研究未来五年公司稳定币规模增长将有50%-60%的复合增速,却忽略了买入静态PE估值70-80倍,新股上市后续出现了巨量低成本股份解禁,以及加密货币转入熊市风险,导致该股四周净值负贡献了4%-5%,这笔操作成为今年最大的失误

以上三只股票,基本上导致了产品-18%的净值回撤,总的净值回撤-20%。



截图为网络流传的梁宏投资周报

股票处于高位时,梁宏称自己“过于兴奋,过于追求宏大叙事,而忽略了涨幅风险,忽略了性价比”。

同时,他深知此次大幅回撤,让许多自2021年高位买入的投资人经历了长达4、5年的不佳体验,对其信任产生动摇,对此他“深表歉意”,并对可能到来的较大规模赎回已有准备。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此事件分析认为,现在股市波动的周期短、幅度大,投资经理对于当前市场波动脉络缺乏足够的客观认知,仍然延续过往的成熟模式在当前发生系统性变化的新市场环境中。他称,投资虽然是投人,但也要看投资经理是否具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否则很可能只是在一个短期单边市场中受大趋势的影响、并非投资经理的能力水平。此外,从此次事件看,投资经理追的标的都是曾经热门的概念板块,但显然缺少对市场热门板块波动的更深刻理解,所以盲目追高,导致大幅回撤。



图源:罐头图库

此次并非梁宏首次道歉。

2022年3月在三年市场下行期,他曾因高位发行基金导致投资者买入后长期亏损而致歉

根据当时《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称:从目前梁宏旗下私募产品“希瓦小牛1号”与“希瓦大牛”的业绩来看,近一年分别亏损22%与25.9%,甚至还有产品最大回撤超过40%。

2022年11月份,“澎湃新闻”发表《又见百亿私募大佬反思:希瓦梁宏承认高位择时没做是最大错误》的文章称,在2022年雪球嘉年华上,梁宏再次反思之前投资中的失误。“最大的错误肯定是去年高位没有大幅度减仓,当时,年初的时候说实话很多股票确实涨了很多,估值肯定是有点偏贵了,我也是知道的,其实有同事劝我了,这时候仓位减下来已经非常完美了,但是我没听,就犯了这么大一个错误,高位没有去减仓。”梁宏说道。

2024年11月,他在社交平台称,“这几个月做得不好,是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比如不应该因为A股有很多昂贵股票就去减少对A股研究,从而错过几个基本面非常好、空间大、涨得好的股票,这类股票顺着基本面去投资也可以有很好的收益,因为我自己的一些偏见错过了。另外就是自己重仓股价高位的时候还是应该有一些波段操作,虽然他认为估值还低,这两点需要反思。”



图源:罐头图库

《中国证券报》曾在2024年12月发布《下半年大幅跑输指数 海南希瓦梁宏反思》一文称,据第三方平台数据,海南希瓦旗下代表产品近半年跌超18%,对比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表现,超额收益为-27.3%。年内收益从一度涨超34%回落至不足10%,尽管业绩表现整体为正,却因跑输指数受到投资者质疑。

梁宏对此表示,我们下半年业绩欠佳,跑输指数较多,受到了众多投资人的质疑,所以也会进行反思。比如,会思考在重仓股涨幅较大时,可以减持一部分仓位并进行切换,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但坚持的核心策略不会改变,也不会将频繁切换股票作为核心策略。

梁宏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学历,曾从事美股职业交易员6年,并在美股、港股、A股三地有着15年以上的投资经验,擅长成长股投资和价值投资,善于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交易以及衍生工具组合应用。

他还是投资者社区雪球平台的知名大V,因经常发表犀利观点、风格鲜明的帖子在雪球上拥有近百万粉丝,并且在2017年-2020年度获得影响力用户。

梁宏曾屡次拿下“含金量”颇高的奖杯:获得第9届金牛奖一年期股票策略投资经理、第11届金牛奖三年期股票策略投资经理;第6届、第7届英华奖三年期最佳私募投资经理,东方财富五年杰出私募基金投资经理奖。

而梁宏此前的投资逻辑是“聚焦优秀公司长期价值,忽略短期波动”。此次三笔重仓失误指向的问题则是,追逐热门主题,忽视估值安全边际,导致部分产品放大了集中持仓的风险敞口。

2

近3年收益均值为40.25%,

部分产品业绩承压

积累了一定的粉丝与资金后,2014年12月,梁宏创立上海希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4月迁址海南后,更名为海南希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海南希瓦私募”),现任海南希瓦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

2015年7月,梁宏又创立了另一家私募上海希瓦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称“上海希瓦私募”)。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希瓦私募总计32位基金经理,海南希瓦与上海希瓦分别为8人、24人。近一年以来,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并首次担任基金经理总计4人,海南和上海均有2人。总的来看,自成立以来希瓦私募投研团队较为稳定,总计32名基金经理中,12人一直在公司担任基金经理。

其中梁宏于2017年4月8日取得基金从业资格,海南希瓦与上海希瓦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00亿元,产品包括小牛系列、圣剑系列、大牛系列等产品,

成立的10年以来,希瓦旗下正在运作的产品数量67只,其中30只有业绩展示的产品今年以来实现正收益,其中15只产品累计收益率超过100%,且年化收益在17%-25%之间。

截至11月14日,百亿主观私募旗下在私募排排网上有近3年业绩展示的基金经理共有40位,旗下符合排名的产品合计171只,产品规模合计约为487.08亿元。

其中,近3年至少有3只产品业绩展示且收益均值位居前10的基金经理,就包括排名第10位的海南希瓦创始人梁宏。数据显示,海南希瓦旗下22只产品规模合计约40.02亿元,近3年收益均值为40.25%。

累计收益表现最好的是海南希瓦旗下的“希瓦小牛1号”,自2015年5月8日成立以来,截至11月21日,该产品累计收益率达991%,年化收益率超过25%,今年收益率7.6%,在1914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347位。



图源:罐头图库

尽管从年内的业绩表现看,希瓦旗下的基金多数都实现了盈利,但近期因市场波动导致旗下基金遭遇了不小的回撤。

梁宏亲自管理的另一代表作“希瓦小康1号”,成立于2020年4月14日,该产品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3.3%,但也成为本次回撤的重灾区,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3%。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该基金自9月19日-10月17日经历第一波快速下跌,回撤达13.2%,短暂反弹后,10月24日-11月21日再遭第二波冲击,累计回撤升至19.35%,接近20%的关键阈值。

梁宏还表达了对2026年市场的乐观预期,称“明年是最近数年里最看好的一年”。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策略配置与组合调试,为后续业绩修复铺路。

此次20%的回撤与公开道歉,是百亿私募希瓦投资与成长路上的又一次“阵痛”,投资者也要清醒认识到即使是明星私募,也需要在长期价值与短期风控之间寻找新的平衡。

当前市场下,投资者需警惕明星经理依赖症:2024年既有收益74%的冠军私募,也有回撤超13%的量化产品,选择私募不仅要看历史业绩,更要关注其风控能力与策略适应性。梁宏2026年的业绩能否反弹?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