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净利润亏损扩大29倍 振东制药业绩连年滑坡何时休

第一财经,2025-04-21 20:25:20

(原标题:去年净利润亏损扩大29倍,振东制药业绩连年滑坡何时休)

振东制药(300158.SZ)业绩持续亏损,2024年亏损金额同比扩大逾29倍。

根据年报,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71亿元,同比下降18.06%,归母净利润亏损13.29亿元,同比下降逾29倍,主要受重大仲裁事项、信托产品逾期兑付及存货减值等非经营性因素影响。

今年一季度虽然略微扭亏为盈,但业绩仍同比下滑,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减95%。

振东制药的业绩自2022年开始出现下滑和亏损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销售费用较高,2022年~2024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超过38%;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也达33.84%。

此外,振东制药曾因内控存在缺陷、资金占用等问题遭到监管处罚,从而引发高管层人事变动。

仲裁事项、信托踩雷拖累业绩

2024年,振东制药营业收入为29.71亿元,同比下降18.06%。其中,医药生产销售行业收入23.13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77.86%;药材种植、销售行业收入6.34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21.34%。

对于营收下滑的原因,该公司称,主要受多重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一是省级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导致部分品种价格降幅超预期,部分区域市场准入受限;二是门诊统筹政策实施对零售终端客流量产生阶段性抑制,叠加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对OTC渠道的传导效应,根据米内网数据零售药店行业闭店率升至5.7%;三是中药材行业整体下行,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行业库存压力显著上升,终端市场表现持续疲软,全年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9.6%。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受重大仲裁事项、信托产品逾期兑付及存货减值等非经营性因素影响,振东制药的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大幅扩大,达到-13.29亿元。

根据年报,在非主营业务部分,营业外支出6.096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46.36%,将近一半。这主要为振东制药与北京朗迪制药有限公司(下称“朗迪制药”)的仲裁事项而确认的支出。

朗迪制药原是振东制药的全资子公司,但是在2021年8月份,振东制药以58亿元的价格出售朗迪制药100%股权。与此同时,朗迪制药与振东制药签署《药品委托生产合同》,约定朗迪制药委托振东制药生产碳酸钙D3片(II)、碳酸钙D3颗粒产品,委托期限自《股权出售协议》所述交割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十年。

而2023年10月份,朗迪制药被市场监管部门重罚,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30天、没收违法所得618万余元、罚款1.34亿元,原因是32批次的碳酸钙D3颗粒等产品检验不合格。其中涉及振东制药生产的产品。

此事发生约1年后,即2024年9月,振东制药公告称,朗迪制药提出仲裁申请,向振东制药索赔14.67亿元。再到2025年1月份,根据裁决结果,振东制药向朗迪制药支付5亿元。

而在索赔案解决之际,振东制药孙公司踩雷信托的问题又摆上了台面。今年1月17日,振东制药公告称,孙公司井冈山振东盛铭投资有限公司购入信托计划产品共计2.5亿元,当时已到期金额为1.39亿元,但逾期无法兑付,已累计收到投资收益1626.4万元。根据年报,2024年计提减值1.43亿元。

分季度来看,振东制药前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均为盈利状态,但是到了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3.69亿元。

4月20日,振东制药还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微盈利115.72万元,但是业绩下滑趋势延续,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53%、94.99%。

其中,今年一季度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69.37%,因为利息收入下降所致;投资收益同比下降79.77%,因为理财收益减少所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68.10%;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31.89%,因为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增加所致。

业绩连年下滑、频遭监管处罚

近三年来,振东制药业绩持续处于下滑和亏损状态。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肿瘤、皮科、消化、泌尿、心脑等仿制药、创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种子种苗抚育、种植、加工、仓储、饮片于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

2022年~2024年,该公司的营收分别同比下滑26.80%、2.75%、18.06%;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5129万元、4398.41万元、13.29亿元。

从2022年度和2023年度业绩亏损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三个共性原因,一是受医保控费、国家集采等行业政策影响,公司部分产品销量和价格下滑;二是加大营销团队建设或者品牌建设;三是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振东制药销售费用较高。2022年~2024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5.18亿元、14.76亿元、11.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0.70%、40.70%、38.35%。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的销售费用为2.55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33.84%。

除了业绩持续下滑外,振东制药曾因内控存在缺陷、资金占用等问题遭到监管处罚。

根据山西证监局2024年4月份发布的消息,振东制药多次发生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情况且未披露,同时在该局下发前次监管措施后对资金占用事项披露仍不充分,反映出振东制药独立性不足,付款审批和内部借款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由此,振东制药被采取出具警示函并责令定期报告措施。

同样在2024年4月份,深交所发布纪律处分决定称,2018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振东制药及其子公司通过预付中药材采收款、原料采收款、出借款项、预付市场推广费等形式,将资金直接或间接转至振东集团,形成振东集团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期间,振东集团日最高占用金额为1.34亿元,上述占用资金已于2023年4月18日前全部归还。

但因违反相关规定,振东制药被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同时,振东制药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安平,财务总监刘长禄被给予公开认定三年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处分。

之后,李安平卸任振东制药董事长等职,在公司不再担任任何职位,其“90后”儿子李昆接棒上任。刘长禄也辞去财务总监职务,同时,振东制药聘任刘永森为财务总监。但是今年4月20日振东制药的公告显示,刘永森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辞职后不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财务总监一职由詹建勇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