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久尔杰维奇配不上这支国青,踢的是简单粗犷的足球
懂球帝,2025-02-24 21:20:25
2月24日晚上,媒体人徐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长文,详细谈到了自己对于U20国青队的看法。
徐江长文如下
关于国青,出局三天后,我们认真地谈谈这支国青队。
国青输给了沙特,过去20年无缘世青赛的记录还在延续,如今我看到大家开始讨论国青主帅久尔杰维奇该不该留任的问题。我想说,这支国青被淘汰,点球不进肯定是一个主因,但即便是国青进了世青赛,我依然认为,久尔杰维奇配不上这支国青队。
国青队小组赛两胜一负,好评如潮,我注意到各种表扬的声音,比如战术先进,比如进攻流畅等等话语,偶尔也有提到体能问题的,但我想说的是,我并不认为国青队踢的有多好,相反,小组赛前两场比赛,国青队完全在踢一种很简单,很粗犷的足球。简单来说,这支球队,很干脆的贯彻主教练的要求,打对手边后卫的身后。无论是左边的王钰栋,还是右边的毛伟杰,都在拼命的插对手的身后,跟对手拼速度,拼个人能力。显然,在速度这块,王钰栋是优过毛伟杰的,所以,这届国青的明星球员,就是王钰栋。一方面是王钰栋超强的个人能力,一方面,这个战术打法直接成就了王钰栋的一战成名。
首战卡塔尔队,国青队一上来就打身后,卡塔尔队显得不是很适应,对于自己的身后保护的不好,很快丢球,场面也很被动;踢到下半场,国青队体能开始出现问题,卡塔尔队也开始能够组织起进攻了。有些声音提到了国青队的体能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国青这个打法怎么可能体能不出现问题呢?
中场球员的任务是什么?丢球之后抢断,继续把球往身后砸,边路球员继续冲。这比赛,国青球员的高强度跑数据一定是非常可观的。但这么跑,下半场怎么可能有足够的体能。
比赛来到下半场,国青就很难组织起进攻了,中场很难有连续的三次球的传递,球权很容易就丢失,横向的传球几乎没有,球永远是向前的。打的确实很直接,但一味的只快,不能慢,这就是体能问题的直接原因啊。
问题来了,我们中场没有传控球的能力吗?无论是依木兰、陈泽士,还是王钰栋、蒯纪闻和毛伟杰,这都是脚下技术出色的球员吧?但就这样的一批优秀球员,在踢卡塔尔的下半场比赛,竟然很难把球控制住了。我觉得这不是球员的问题,这是教练的战术要求。教练这么要求,我就这么打。
第二场踢吉尔吉斯斯坦的比赛,吉尔吉斯斯坦依然很冒进,他们第一场比赛输了球,踢澳大利亚就很冒进,第二场比赛,依然是阵型顶得很靠前,国青的打身后依然有效。这比赛,也再次让王钰栋有突出的表现。
两场小组赛,国青队在进攻方面体现的办法太过单一,刀确实很快,王钰栋很快,蒯纪闻也很快,依木兰的直塞球也很好,刘诚宇也是大家眼里的红人宝宝。但暴露的问题呢?似乎没有人愿意提起,或者是真的看不懂吧。
国青小组赛前两场比赛的三个丢球,踢卡塔尔的丢球,能够看到我们的边路防守能力一般,踢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一个丢球,也能看出来,在前场定位球失败后,退防的过程中,在对手禁区前完成射门的时候,我们的中后卫以及另外一名中前卫,一个是选位错误,一个干脆就没有回到位置,导致禁区里两个中后卫虽然人都退回来了,但无法形成对射门球员的干扰。
对阵澳大利亚,我们也丢了两个球,防线也一度很狼狈,但这些问题,因为两连胜,因为小组出线全部被忽略。看到的全是赞歌,满屏的赞歌,说点不同的,就是反贼,必然挨骂。很遗憾的是,连我们的主流媒体,也都是这个论调,很悲哀的,你们有木有在看比赛?还是只剩下了宣传职能?
这么打,行不行?小组赛行,打弱队也行。但真正打到淘汰赛,如果对手把身后的空间压缩了,不给你打身后的机会,你怎么办?你的组织进攻,除了打身后有没有其他的套路?这是我的疑问,更是我的担心。
在久尔杰维奇的这套战术体系里面,王钰栋是被体系打造出来的锋利尖刀,刘诚宇是这个阵容里面扮演什么角色?你几乎很难看到他跟左边的王钰栋或者右边的毛伟杰有什么配合,你看到刘诚宇的时候,他在努力的插身后,并且制造了点球。所以,这个比赛,我看到的就是王钰栋在直线加速,蒯纪闻在直线加速,毛伟杰在努力的加速,刘诚宇也在努力的加速。这是个田径比赛吗?
整个国青队中前场的人员中,最没有存在感的应该是陈泽仕了。他在韩鹏的泰山B队踢前腰,是队伍的组织核心,但你看看这个国青队有进攻组织吗?需要前腰吗?在中场,依木兰是发牌员,他更多的时候掌控了球队的进攻方向。那么谁能说说陈泽仕做了什么吗?他一个在泰山B队的进攻组织者,在这个球队里完全沦为一个配角,给依木兰去打辅助,这并不是他的特点啊。所以,这不是陈泽仕的问题,完全是主教练战术的安排问题。
国青输给沙特的比赛,如果那个点球进了,也许一切就不一样了,但点球终究是没进,失望是中国足球的常态,在黎明前倒下也是我们中国足球的日常,点球没进,刘诚宇突然之间就心气垮掉了,虽然是门前的射门踢得绵软无力。主教练在那个时候也没有进行换人。但其实,这场比赛,除开那个点球之外,你能看到刘诚宇做了什么吗?
全场比赛,你能看到的无非还是王钰栋和蒯纪闻在完成个人突破,国青的进攻仅此而已。但效果如何呢?王钰栋也就只有2次真正形成了突破,一次完成了传中,一次制造了点球。直到点球没进,直到毛伟杰下场,右路的进攻塌了,依木兰下场,中场的运转塌了。
可以说胜负的天平从依木兰下场后,就开始偏转了,中国队在那时候就已经很难组织进攻了,相反,沙特队的有生力量开始夺回中场,并在最后时刻对我们刺了一刀,一刀致命。
如果你冷静的问问自己,就算进了加时赛,我们可能赢吗?我的答案是不会的。这支国青队的踢法完全被沙特队限制住了,这就是主教练的问题了。
回到比赛数据上,国青队三场小组赛,前两场比赛踢卡塔尔和吉尔吉斯,分别获得了9个角球和6个角球,但对阵沙特队,我们只拿到了一个角球,这说明什么?你边路的进攻,你打身后的套路,基本就没有奏效了。
其实,写到这里,我很想跟大家说,这支国青队打的像不像伊朗国家队踢世界杯的样子,没有进攻组织,就是球往前面扔,跟你拼身体,但那支伊朗队的后防很稳固啊。我们的后防线,几乎只要对手出现在危险位置,就要破门了。
成王败寇,我们是输掉的那一方,我们输掉了亚青赛的资格。那么输掉比赛后,我还是想问问,国青队真的踢的有多好吗?这个教练就给这样一批优秀的孩子,配置了这样一套简单直接的进攻战术吗?这套战术会不会过于粗糙了?那感觉就是打实况足球,在电子游戏里,那是一种最有效的得分手段,那么好,我就一直用这个办法打。但真正的足球比赛,不是足球游戏啊。
如果这是一支球员资质很平庸的国青队,那么你用这样的打法,无可厚非。但是不是我们都在说,这是过去20年最后的一批国青队了,那么最好的一批国青队,我们的要求应不应该高一些,战术打法应不应该更先进一些?
就比如我们的成年国家队,我们在战术方面会要求他们踢得多复杂吗?要求他们踢出掌控力吗?我们的要求很简单,能赢一场是一场。但这支国青,我要求他们踢得更现代一些,有组织,有套路,难道是我奢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