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实干家 | 上下楼即上下游 模速团队打造全球AI人才首选创业地
模速空间是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位于上海徐汇滨江,致力于打造全球AI人才的创业首选地。提供“管家式”服务,解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建立全要素功能平台,包括算力调度、开放数据、金融服务、合规指导等。已集聚百余家大模型创新企业,推动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东方网,2025-02-24 06:19:07
模速空间位于徐汇滨江,是市区共建的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发展至今,模速空间逐步组建起26人专业运营团队,35岁以下青年20人,占比为77%,服务于社区百余家创新企业,已获上海市级高质量孵化器、上海五一劳动奖状、人工智能领域首个“上海品牌”等荣誉肯定。
自2023年9月揭牌以来,模速空间团队只用了38个昼夜就让模速空间一期近万方空间从毛坯状态到让企业拎包入住。为了缩短工期,建设团队通宵达旦,工作至凌晨是常态。建设过程中,时任项目经理因身体原因动了手术,即使在医院,他仍时刻关注建设进度,远程调度、线上协调,确保工程按时交付。
坚持载体建设与产业招引同步,指令下达后,专班4位成员快速响应,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当天即刻起航。100天的时间里招引大模型企业超过50家。揭牌一年多来,模速空间已集聚百余家大模型创新企业。以“模速空间”为范本,撬动西岸大模型科创街区160万方载体产业升级,打造产业发展“核爆点”。以模速空间为核心,2024年10月,产业生态集聚区升级“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先导区”,截止至2024年年底,区域已有255家大模型企业、34个备案大模型、100余家投资机构成功落地,进一步推动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地。
作为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模速空间团队始终以企业需求为中心,提供“管家式”服务。有一家入驻企业担心因研发和制造主体不同,可能出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对接区市场监管局,提前化解企业经营中的潜在隐患;大模型是一个新兴产业,很多入驻的初创企业面临着人才招聘的难题,为此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我们带企业一起去清北、中科大等知名高校进行招聘路演,线上线下共收到4000多份简历,为企业招智引才,发出“模速”声音。
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副总裁陈颖在谈到入驻模速空间的感悟时,用了9个字来概括:手把手、肩并肩、心连心。
作为一个清华背景的创业团队,在模塑空间团队“管家式”服务的帮助下,短短两周不到的时间,公司就完成了在上海的注册,并顺利入驻模速空间。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遇到过大模型备案合规的问题,也有产品宣发的需求,还有知识产权的专利申报,对于企业的这些需求,模塑空间的团队都能及时调动资源,为入驻企业进行相应环节的对接。
模速空间打造双循环生态,针对大模型技术落地难点痛点,对内支持空间内企业交流合作,集聚大模型产业“上游基础层、中游模型层、下游应用层”全产业链条,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飞轮式发展格局。陈颖说,我们在模速空间有很多合作伙伴,互相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紧密的关系,我们提供相应算力的基础服务,这些合作伙伴通过算力和模型的加持以后,去具体的应用场景发挥他们的长处。我们就是这样的伙伴关系,一起去做人工智能的落地和应用。
2024年3月,模速空间生态社区党委成立,下设商汤科技党委和两个生态社区党支部,同步建立团委和青年工作委员会,目前党员二百余名,全面服务近千名从业人员,努力谱写“党建强、人才聚、产业兴”的联动篇章。
在模速空间的指导下,无问成为了第一家建立完善党工团组织的民营人工智能企业。通过党建带团和工会的建设,上海的团队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一些来自大厂和其他企业的研发人员,在我们公司找到了一个能展现他们技术的舞台,同时又有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特别是模速空间组织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活动,给了他们交流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来徐汇、来无问成立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模速空间团队紧扣大模型行业痛点,致力于解决大模型创新企业最实际的发展需求。以功能平台夯实要素保障,打造包括算力调度(9大算力合作伙伴、超5万张卡,全区规划30EFLOPS算力资源)、开放数据(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Datalab、市级语料运营公司库帕思科技,2025年规划2000TB高质量数据)、金融服务(52家投资机构入驻,全区超千亿规模基金,包括600亿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基金,225亿上海市人工智能母基金,200亿徐汇资本)、合规指导(上海首个线下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等在内的全要素功能平台,后续还计划深化评测服务、出海服务等平台建设。
目前模速空间已推出六万方载体,五期同步建设中,未来将加快建成十万方的产业空间。通过大规模的空间布局,吸引优秀的创新主体入驻,满足从初创团队到成熟企业的多样化需求。